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户口落户放开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上海户口落户放开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2021年12月1日,上海户口放开?
- 上海出新规对在上海没有正式工作的一律劝返禁止入沪看你怎么看?
- 孩子的户口在上海,如果外地户籍的父母迁去上海的话,需要哪些条件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如何评价2020年4月30日济南宣布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2021年12月1日,上海户口放开?
是的,2021年上海放开落户条件目前常见的取得上海户口的方式有六种:
1.上海居住证转上海户口
2.非沪籍应届生落户
3.投靠类落户、迁户上海
6.留学生落户上海
2021年上海户口政策:上海居住证转上海户口
上海出新规对在上海没有正式工作的一律劝返禁止入沪看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首先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否属实,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那就属于过度管控,此做法不可取。
上海是我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已经进沪入户的人口大概有一千多万,还有将近一千多万外来的务工人员,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没有正式工作,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是这些打工人员的主业,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北、上、广这样的一线特大城市,外来人口比当地人口还多,上海是外来人口数量最高的城市。外来人口为了这些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已的力量,正在用自身的努力获取一席之地。一座健康城市的发展,所谓的“低端”、“底层”的产业链永远有存在的必要,这就需要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填补本地人不愿意干的那些服务业、建筑业的空白低端产业,诸如:快递、理发、保姆、保安之类的工作岗位,这些行业能取消吗?不取消谁来干?上海人吗?
如果是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保一方平安而制定的临时性规定,那是正确的,因为上海是人口密集型大都市,控制人员进入是疫情防控的需要,这样的规定无可厚非。如果疫情结束,一切恢复正常,继续阻止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形成常态化,必将造成新的一轮用工恐慌,也许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上海本地人完全有能力填补这一用工空白。
这次疫情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但疫情过后,一些服务方式会出现增长上升势头。比如说,快递行业,疫情过后会快速增长的势头很大,那么,就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从事这一职业,限制外来人口进入,结果会怎么样呢?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是永久规定还是抗疫期的应对之举,是一个月内无工作还是一年内无工作,是鼓励流动还是立足本土化,是大都市还是城镇化,是当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是协同发展还是局部发展等值得深思。
1、有利于疫情防控,减少人群聚集带来的疫情扩散;
2、由于疫情的原因,只是暂时不让进沪,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如果疫情过后,大家还是可以来沪工作、生活和旅游;
请多理解!
孩子的户口在上海,如果外地户籍的父母迁去上海的话,需要哪些条件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儿子户口在上海,父母怎样才能投靠儿子把户口迁入上海?我谈一下亲身经历,最有说服力。我妻子是上海知青,在济南铁路局就业。大约三十多年前,上海出了一个政策,知青可以把一个孩子户口迁入上海。儿子上小学时就把户口迁入上海了。等我们退休后可以投奔儿子把户口迁入上海,但是有一个条件必须是独生子女。我们是第一批独生子女,符合条件。所需要的材料比较多,儿子当年回上海的全套资料,就业,社保等。我们要提供原始档案,独生子女证,社保资料,结婚证书等。儿子要有上海的户口簿,也就是说儿子必须有住房,户口簿里的人必须都同意迁入。户口迁入上海后,退休金依然在济南领,医保卡也是济南的。退休待遇医保待遇与上海没有关系。65岁以后的老年补贴按户籍发放。夫妻一方是知青配偶可以随迁,我们是同时办理的。办手续时因为不知道我可以随迁,开始只要求办理一个人的。公安说一次可以办理两个人的,我们就一起迁入上海了。上海办理户口公开透明,不需要托关系走后门,符合条件的立即给办。不符合条件的,托关系也没有用。因为想投奔子女迁户口进上海的,可以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符合条件,不用白费力气。
孩子户口在上海,即使是父母户口迁去上海,在目前的上海的现行政策看,并不能享受上海退体人员的各项***政策。换句话说,能享受的上海的社会***并不多。尤其是最重要的医疗报销这一块,是随原籍养老保险走的。即使是可以在上海办理异地住院结算,但结算是完全执行当地的医保标准。
当你了解到,即使是给你父母办成了上海户口,而得到的上海实际的社会***,并不比一张上海居住证得到的更多时,你还会费尽心思去为你的父母办上海户口吗?
补充:
上海对原支边支内退休回沪的职工,并取得上海户籍后,在医疗保险还是有所照顾的。
上述人员可办理上海医疗互助卡,每年只需交纳13O元,***补贴15O元。此卡可在上海各级医院看门诊。
社区医院不需付挂号费,三甲医院挂号费需支付35%。
此卡账面280元用完后,后续看病仍需支付500元。此后社区医院看病需自付药品费总额的15%,三甲医院需自付30%。
如住院治疗费用,除在原医保单位按规定报销外,有部份未报销费用,还可凭此卡在社区进行二次报销。
这些医疗待遇,仅限由上海支边支内退休回沪人员。新上海人父母退休投靠在上海落户子女的,不在此例。
对去上海居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你要把户口迁移到上海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在上海落户需要很多条件,如,参加社会保险若干年,有房子,有稳定工作需要多少年,很多[_a***_]毕业生虽然在上海工作但是户口依然不在上海,有的确挂靠在集体户上。
那么对你们家的儿子己经是上海户口,深表荣幸,说明你儿子还是不错的,至于你也想到上海居住,是可以的,那么我想说的,和儿子一同居住为什么要把户口迁去?其目的是为什么?还是要共享上海的***是不是?我可以吿诉你,上海可以居住怛是户口迁移上海可能比较麻烦,其主要原因是上海户口控制比较严格,再说就是让你迁去,也不可能跟上海本市退休人员共享同等待遇,只有你拿你当地的退休金,因为上海所缴纳社保费的基数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去上海居住是可以得,不一定要非迁户口。
但是如果你一心想迁,那也没有办法,只能靠你自己去势力吧,能成为了上海的一位普通市民也是你的荣幸!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
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情况,孩子的户口在上海,我们夫妻的户口在外地。
为此,认真了解查看了如果外地户籍的父母迁去上海的话,需要哪些条件呢?
其一,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执行本市投靠类户口迁移政策的若干规定》关于老人投靠 子女,有如下条件:本市支内、知青,或因其他原因去外省市工作的人员(以下统称“外迁人员”)及其配偶,按国家法定年龄退休,或者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老人,符合条件之一的,可以回沪落户:夫妻双方均为本市外迁人员的,按规定办理:可以同时或者先后在其生育的子女户口所在地落户;也就是说,原来你们夫妻俩其中有一人是上海户口,才能回迁,不然免谈。
其二,特殊人才引进。如果属于这个范畴也可以迁户口。户口迁入《办法》同时规定,持证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优先申办本市常住户口:
(一)在本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或在本市被评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 (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符的,可不受持证及参保年限的限制;(二)在本市远郊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岗位工作满5年的,持证及参保年限可缩短至5年;(三)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的,或者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收入高于上年同行业中级技术、技能或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的,技术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可不受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四)按个人在本市直接投资(或投资份额)计算,最近连续三个纳税年度内累计缴纳总额及每年最低缴纳额达到本市规定标准的,或者连续3年聘用本市员工人数达到规定标准的,相关投资和创业人才可不受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如果这两个条件都不符合,是不可能迁入上海户口。
其实,孩子长大了,我们老了,户口在哪里一点都不重要,一不要上学,二不要工作,只要身体健康,祖国大好河山,到那儿都是一样的,迁户口到上海对我们的意义不大。
不要跟孩子们聚在一起,中国有句老话:“远的香,近的臭”。你想聚,孩子们也未必愿意!过好自己的生活,对你们夫妻俩才是最重要的。
个人认知,勿喷!
如何评价2020年4月30日济南宣布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这是济南为了提升首位度的一项重要举措:
单说首位度,其实经济强省的省会首位度其实都不高,比如杭州、广州、福州、南京,这些城市和济南的情况差不多。正是因为发展相对均衡,省内强市较多,所以才显得自己不那么突出,才和四川、湖北等省会独大型省份形成明显差别。他们的独大是无奈,因为除了省会没有其他城市可依赖,而山东却在百花齐放格局之下开始效仿成都和武汉。于是济南近些年来忽然把强省会战略迅速提升,不惜和省内城市抢***,大手笔接二连三。
山东是人口大省,700万以上人口城市有8个,因此济南的人口占比不高是正常的,吞并莱芜之后依然人口不足千万,继续吸引人口也不足为奇。
此前山东是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百强市数量全国第一,所以济南首位度才会低。但济南发展不起来不是由于牺牲自我保全其他城市,而是吸引了很多其他城市***过来仍然没有很大起色。
这一点看看济南固定投资占全省比例就知道了,在全国仅低于广州、沈阳,比其他任何省会都高。过去20年,济南固投总额占全省比例明显高于青岛、烟台等城市,这显然不符合很多网友说的济南大公无私,青岛虹吸济南的说法。
即便是成都、武汉、西安、郑州这些独大型省会,请看下图,哪一个独大型省会的投资占比重能大得过济南?
济南2017年将中国银行山东总行从青岛迁至济南;
济南2018年吞并了地级市莱芜;
济南2019年将恒丰银行总部从烟台迁到了济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户口落户放开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户口落户放开政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