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大学继续教育是本科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上海大学继续教育是本科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人大,厦大,南开大学,上财,这四个学校的金融专业相比如何,在都能上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哪一个?
- 请问高校之间的职称有区别吗?例如985副教授跟二本的副教授是一个概念吗?
- 请问上海交大的土木怎么样,在校内属于热门专业吗?考上海交大土木研究生性价比怎样?
- 想去中国政法大学学法学,但是中国政法大学不是985怎么办?
人大,厦大,南开大学,上财,这四个学校的金融专业相比如何,在都能上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哪一个?
我们谈起国内财经类高校,一般说到的就是两财一贸,或者是财经五校加上江西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在这些财经类高校中,上财的学科实力是公认最强的。但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并不了解我们985高校中也有一些高校在财经类学科实力也是超强的,像人大、厦大、南开都是传统的在财经类学科实力超强的高校。
一般衡量一所财经类院校的学科实力一般就是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这五门最核心的学科,我们比较一下四所高校:人大的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A+、工商管理A+、公共管理A+、统计学A+;厦大的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B+、工商管理A、公共管理B+、统计学A;南开的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A、工商管理A、公共管理B+、统计学A;上财的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B+、工商管理A、公共管理B、统计学A-。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四所高校在财经类学科实力排名应该是1人大2南开3厦大4上财,很多人会惊奇财经类第一高校上财的综合学科实力在与人大、南开、厦大相比,竟然是最差的。
我们再说一下金融专业,金融专业是财经类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如果单看这一门学科实力人大也是排名第一的,厦大与上财其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一般最低都要研究生学历,在毕业生深造率与保研方面,人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人大属于国内十大名校,在国内录取分数线无论文理在四校中都是最高的。在就业优势与地域优势上,北京与上海机会最大,优势最明显。综合考虑,人大是最佳的选择。
我是燕园博雅教育,我来回答。
我本硕都是学金融的,对于内地大学的金融专业的相关情况都比较清楚,下面阐述一下个人观点,供参考。
金融这个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所以,它的应用性是比较强的。对于金融学这个分支学科,内地大学金融较强的,可以分为学术和应用两个层面。
大体来说,内地大学金融较强的大学,有如下三种类型:
1、部分学校侧重走学术路线,应用为辅。比如武大、南开、厦大等,都可以归入这个类型。
2、部分学校几乎是走纯应用型的路子,学术方面相对较弱。比如清华、上海交大;财经类专业院校大多如此,比如两财一贸之类的学校。
3、部分学校是两条腿走路,对学术和应用都很看重。最典型的是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另外,财经院校中的西南财经大学,虽然学校名气、综合实力和地位远不及北大和人大,但其金融学实力较强,也是走学术和应用两条路的,所以在财经院校中,西财金融是最强的,在全国大学金融学排名中,也是较高的。
经过上面这样的大致区分,问题就比较清楚了。
对于题主说到的这四所大学,如果想走学术型路线,长远考虑,需要以后读研读博的话,显然人大和南开、厦大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走应用型路线,简单说,就是学了金融就想出来就业拿高薪,那么人大和上财是很好的选择。
从本科毕业就业和本科毕业继续升学来比较。
一、本科毕业出来找工作,主要考虑的是在圈内的认可度、实习***丰富和就业***丰富。
建议的排序是人大,上财,南开,厦大。人大在北京就业除了清北,上财在上海就业除了复交,可以说都是认可度最高的国内学校之一。
1、这四个学校的层次,人大最高,然后是厦大和南开,第四的是上财。这个层次影响,主要是考公务员中的“定向选调生”,是否具备报名资格。对企业就业影响不大,虽然上财是211,在财经领域认可度高。
2,对这四个学校来说,本科毕业就业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实习经历。扯那么多学科水平或者偏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虾扯蛋。实习决定未来。在北京和上海的高校有明显优势。
3,就业地区的考虑。人大对全国,上海财经对上海和长三角,南开和厦大不在经济核心区。相对来说,南开对北京,天津,环渤海地区。厦门大学对福建,浙江和广东。
二,本科毕业继续升学的。分国内升学和出国留学。
1,国内升学。排序是人大,南开,厦大,上财。主要考虑的是保研率+考研。北方学校考研比南方强。
2,国外升学。排序是人大,上财,厦大,南开。
综合来看,毫无疑问,人大是首选。上财,南开和厦大,结合个人本科后的计划来排序。
我是大学就业中心的老师,如果觉得解答有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高校就业老师讲就业”,带你了解真实的大学专业,就业和职业规划。
因为金融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所以先对四所院校金融专业办学实力进行一下比较: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现拥有财政、金融两大二级学科,财政系、货币金融系、应用金融系、保险系4个教学单位,拥有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6个本科专业,现有学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形成了种类完善、层次分明的学位教育体系。2011年和2013年,学院分别成为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获评A+。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厦门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获评A。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请问高校之间的职称有区别吗?例如985副教授跟二本的副教授是一个概念吗?
举个例子。
某C9高校,一个讲师被挖到一个二本还是双非一本学校,[_a***_]给了正教授。而这所C9高校,以我们学院为例,三篇顶刊给正教授,一篇顶刊给副教授。有的老师发的顶刊,不涵盖在认定范围内,那也不给副教授。
就职称本身而言,各个高校的职称应该是一致的。都是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基本概念都是一致的,但是不同级别的学校相同职称的含金量和要求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副教授为例,各高校都有一定比例的副教授,但是各学校副教授差别是很大的,985高校和二本的副教授差别可能就更大了。
比如,有些高校副教授在岗人员比编制少很多,而且学校的层次也不高,可能需要尽快增加副教授的人数,这种时候评副教授就会比较容易。有的二本高校博士毕业过一年就可以参评副教授,紧缺时甚至博士到校就可直接享受副教授待遇。
但985高校往往高职称人员本来就比较多,博士毕业到校可能只能认定成讲师,甚至只能参评讲师,要评副教授还需要按照正常评定副教授的条件,需要较长的年限和比较高的科研成果。
一些层次比较低的高校,评副教授可能只需要主持有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过2、3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就可以参评,而且参评通过率比较高。而大多数985高校可能需要有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过国际重要期刊(SCI期刊,甚至要求2区以上)等科研成果才可以参评副教授,而且参评了副教授通过率也很低。
所以各高校的相同职称的晋升难度差别是很大的,相同职称人员的学术水平也因此有很大的差距。
老甘闲聊,跟你聊聊。职称名义上是一样的,但是获取职称的难度是天地之别,含金量自然不同。
地方上二本学校上副教授,和你竞争职称的人有没有核心期刊或者sci文章都不一定。985学校上副教授,都要拼基金,顶刊顶会文章数,甚至会算引用率(引用率表示文章被引用次数,是高质量文章的客观衡量标准)。
地方大学招聘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就有资格,985学校招聘教师,除了看第一学历,博士毕业学校,海外经历在,还要看博士阶段发文数量。通常要求2到5篇本领域头部期刊和会议发表,才有面试资格。进入985学校都如此高的要求,评选副教授的难度可想而知。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从职级上来讲,没有区别。目前我国盛行的带事业编的教师岗位系列为:助教(11-13级)-讲师(8-10级)-副教授(5-7级)-教授(1-4级),理论上一级教授是院士。
如果学校是正规学校,有编制,那么“三本”的教授或者副教授和“一本”甚至“C9“的教授副教授在职级上面是一样的,只不过有些学校会发职称证书,有些没有。还有区别就是,部属学校是教育部直管,省属学校是省教育厅管,有些部属学校可以自己评职称,省属学校可能会上报教育厅。
当然实际上副教授之间的差别比较大,从学术水平、工资待遇等方面,同一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甚至同一学科之间,那也是天差地别,就不细说了。
可以类比公务员系列,例如都是正处,在偏远地区县里那就是县长级别,出门威风凛凛;在北京部委,那就是个跑腿办事的,上面厅局级一大堆人。但是职级是一样的。
请问上海交大的土木怎么样,在校内属于热门专业吗?考上海交大土木研究生性价比怎样?
上海交通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很一般的,因为在上海市有一所土木工程专业的超霸王者就是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全中国第一,连清华大学都自叹不如,相比较上海交通大学与之相差的就有点距离啦!上海交通大学的王牌专业还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临床医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管理工程等!
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头条教育邀请。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给的是土木和建筑学科平台结果,前五是东南、清华、同济、天大和哈工大,都是曾经的建筑老八所。在国际排名中,中国的土木强于建筑,毕竟老外对建筑的审美和我们还是有区别的。从学科评估来看,东南大学双A+,应该是老大,从大家认可来看,清华应该是老大,清华土木2019国际排名第五,非常有实力。大陆前三应该就是清华东南同济了,土木建筑是同济的招牌,同济和上交都位于上海,和同济比起来,学科评估为B+的上交就显的弱了些,但其实实力也很不错。
重要的是,上交的土木可是一流建设学科,土木一流建设学科的有7所学校,清华、东南、同济、哈工大、上交、北工大、重庆大学和广西大学。所以,上交土木的实力还不错,国内14,2018年QS排名大陆第三,可能是论文发的比较多。土木系还有两名工程院院士,师资力量也不错。
那么,土木工程属于上交的热门专业吗?上交的王牌专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 另外,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也都是上交的王牌,报考的热度持续上涨,土木虽然也是上交的双一流学科,但热度位居这些学科之后。
土木工程这几年很火,因为社会需求大,不过报考的人同样多,所以毕业后好单位竞争也是很激烈,建筑行业最有名的就是建筑老八所了,清华东南同济天大华南理工重庆大学哈工大西安建筑科大(当然,建筑不等同于土木),在这里面,清华同济东南名气超强,是当然的王者,老八所每一所在业内都很受认可。性价比最高的当然是西安建筑科大了,西安建筑科大建筑学的学生在招聘会上等同于985,认可度很高,不过,这是从性价比来说,等同于985毕竟不是985。
上交土木有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岩土工程是上海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据说上交要用三五年把它建设成国家二级重点建设学科),土木工程还是一流建设学科,所以上交的土木还是不错的,性价比也不错,毕竟,有上交的牌子。当然,如果实力足够的话,肯定选清华东南同济,这三个学校的土木建筑找工作的时候不需要任何解释,什么都不用,别人也不会问它们土木实力怎么样,不需要,因为它们是土木的王者。
以上是叶秋的看法,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同济的土木工程,过去院系调整时就是上交的土木工程系给同济的,水利工程系给了河海和清华,系主任张光斗也调清华去了。如果不是院系调整,上交的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全国第一。
我把上海交大的土木工程的相关信息切出来供大家参考:
从四轮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B+,不算好(前面还有A+,A,A-),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的综合排名在全国前十以内,那是重点大学中的佼佼者。
土木工程在上海交大还是比较受重视的热门专业,我们可以从我发的图片中看到,土木工程是该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专业;双一流建设学科。
土木工程在本校的继续教育也不错,上海交大有对应的一级硕士点和博士点。所以在该校升学也不错!
再者,上海交大所在城市坐标上海,我想这个城市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北上广深...发展潜力巨大……
高考填报志愿,最快最方便的***工具:我的志愿号!使用方法:关注本头条号,点头像(我的志愿号)志愿填报,直接可以快速查询高考需要的多种数据
想去中国政法大学学法学,但是中国政法大学不是985怎么办?
这个问题两难,中国政法大学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专业第四轮评估结果是A+,另一个法学专业A+是人民大学,人民大学是985大学,录取分数和位次高于中国政法大学,你大概考不上。另外法学专业专业第四轮评估结果A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大、清华、武汉大学3所大学是985大学,武汉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第四轮评估结果是A-大学有对外经贸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分数和位次大约相当的985大学是吉林大学和厦门大学。如果你有985大学情节就选这两所大学的法学专业。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想学法学专业,中国政法大学绝对是首选,除非你分高选人民大学,鱼和熊掌兼得,大学985, 专业A+。中国政法大学是政法类大学的黄埔军校,法学界的大佬就在这所大学,毕业后从事公、检、法、司,当公司法务,当律师,校友***摆着,好就业是王道。多说一句话,现在慢慢淡化985、211,现在叫双一流建设。学法学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值得你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大学继续教育是本科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大学继续教育是本科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