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大中小学线上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上海大中小学线上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如何在网上给未成年申办居住证?
1、线上由申请人自行在线填报信息、上传申办材料;线下由工作人员填报信息、上传申办材料;
2、线上申请由系统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线下申请由工作人员当场受理办结;
3、线上申请的,办结后可在电子证照(居住登记凭证/居住证)栏下载打印《居住登记凭证》。线下申请的,当场办结,由工作人员打印《居住登记凭证》。
上海又增加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小学一二三年级、幼儿园6月2日,还有必要开学吗,担心?
上海市教育局在5月16日公布,计划6月2日开始小学一、二、三年级以及全市公办幼儿园实施开学,但是市里幼儿园必须要经过教育部门同意后才能开学,而且上海市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有一点做的蛮好,就是家长可以自愿选择送小孩去幼儿园。上海新增一例确诊病例,对上海学生开学而言,影响不是蛮大,但是必须要***取相关防控措施,避免再次类似***发生,从而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空间。
根据5月20日报道,上海市新增确诊病例1例,这例确诊病例并不是长期在上海,而是从武汉来上海陪其丈夫就医,具体情况如下:
确诊病例姓名:柯某某
年龄:47岁
该确诊病例为湖北武汉籍,柯某某,女,47岁,常住湖北省武汉市,此次来沪为陪同其丈夫就医。
5月11日,她与丈夫乘坐高铁于当天11时45分左右抵达上海虹桥火车站,乘坐地铁10号线、8号线至黄浦区七天酒店***南路店。期间陪同丈夫至医院就诊,进入医院时测量体温无异常,医院核验其健康码为绿色。
5月18日,因需住院陪护,接诊医疗机构对其进行***样,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被医疗机构隔离留观。据调查,该病例外出时佩戴口罩。
5月19日医院检测结果,其丈夫检测结果为核酸阴性,但柯某某为核酸阳性,并且胸部CT显示两肺少许慢性炎症,医院立即对其隔离留观,并按规定报疾控部门复核。5月19日晚23时43分,市疾控中心复核柯某某为核酸阳性。
5月20日0时49秒,柯某某被作为疑似病例上报国家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因此,该病例没有被列入本市5月19日0至24时的疑似病例。
5月20日上午,经专家会诊,最终诊断其为确诊病例,随后转至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行隔离治疗。
目前,已追踪到其在本市的密切接触者22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对该病例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所有大家也不用恐慌。
距离6月2日开学时间还有11天的时间,因为新增的确诊病例,是否会影响小学一二三年级、幼儿园的开学?
上海新增本土病例,是一位长期居住在武汉的过往感染者,传染强度并不大,并且已经查明接触人员,***取了有效的隔离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对小学和幼儿园开学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担心总是有的,可也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推迟或者取消开学。
当前,全国的疫情控制的非常好,国外返回的病例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只是还有个别的零星的病例还会出现。基于现在国家的防控政策和防控手段都已经非常完备,只要小心一些、细心一些,减少与陌生人的接触,还是没有必要太过担心。
当前复工复产复学的形势已经迫在眉睫,各地高校、中小学陆续开学之后,度过了一段时间的紧张期,没有发现大规模疫情的感染,说明我们的防控措施非常到位,也说明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没有必要因为一两个病例而取消开学。
结语:
总之,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没有人独善其身,都有所付出,好在我们国家强大,民众一心,终于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复工复产复学说明我们抗击疫情的工作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开学应该没有问题,只是老师和家长多费点儿心,就能够控制住疫情的发展。
有必要开学,因为目前来看,这个疫情是短期内很难消灭的,要想一个地方完全清零后,再也没有确诊病例,很难,但是已经有了一整套防控措施,有个别零星病例,不要恐慌,还是要有秩序的把各项工作和生活正常化。
上海的教育水平如何?
上海本地人现在的出生率是多少?你知道现在多少上海学校里的孩子是你们外地的精英跑上海安家落户以后生的?你觉得外地那些生下来就自由发挥的的娃娃,能跟上海外地精英从小开始用钱填出来的娃娃比?你是不是太天真了?上海的本科率高就是上海高考简单?非洲本科率还低呢,非洲教育是不是比你老家好?
上海的教育水平不高?全国可能也只有北京人敢说这话了!江苏还真不行!
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说法:上海录取名校的概率好高啊,你们学生好幸福啊。以前的我也非常认同这个问题,但现在的我不得不说非常的不认同。
这里面的差异就在于,人们都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两个不同的结果。但事实是,这两个不同的结果是由不同的标准导致的。差异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素质教育”。
首先我们从教育环境上看
上海因为是一线[_a***_],所以生存并不是大的基本问题。再差的人家里总归会有一两套房子,随便找一份工作,也能过得不错,差异只是生活质量的优劣问题。所以学习并不是上海人的唯一选择,相应的社会的***也并不是百分百地为了去取得高考的成绩而去分配,这从上海教委的教纲就可以看出一二,偏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而江苏的教育就不一样。因为大城市的***分配优势,很多人还是对大城市趋之若鹜的。学生如果不通过高考,改变自己命运,很有可能一辈子就在小城市或者农村生活。所以高考只能唯成绩论,那就必然挤压了素质教育的空间。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两地教育的本质
江苏的教育本质还是一种平民教育,是相对公平的一种方式,大家通过努力还是能够争取到不错的分数,一分努力一分回报。因为这个本质导致江苏的学生,相对上海的学生来讲,视野不够宽阔,爱好不够广泛,缺乏社会实践,所以到了社会上你会发现江苏的学生相对是两头少,中间多,我们可以称之为“梭型”本质。这种本质下的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但是现实也是残酷的,毕竟只有很少的人能够迈入最高的学府。
而上海实行的是一种精英教育,你会看到有钱家的小朋友会上很好的私立学校,上很多课外的辅导课,培养很多特长,参加很多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等等。而普通家庭情况的学生只能接受一般的教育,甚至在中考的时候就被淘汰,去进行技术培训,成为工人。所以在社会你会发现大量的成功的人士和和不成功的人士分居两头,我们称之为“哑铃型”本质。而这种本质下的学生,学生同样非常辛苦,顶尖的学校必须要求你全面发展,对于学生和家庭来讲都是一种身心和财力的比拼。
最后,我们讨论下两种本质的优劣:
坦白来讲,这两种本质并没有好坏之分,其实是一种社会***分配的必然结果。
大城市有着天然的***分配优势,人们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必然会往精英教育的模式方向发展。而小城市因为***的错配,大城市对于他们来讲有着虹吸效应,除了那些能够拼爹的一小部分人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人只能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
顶级高校招生的人也不是傻瓜,所以他们招收的是大城市精英教育出来的学生,加上平民教育出来的尖子学生,他们其实才是最聪明的人。
结语:上海的教育水平当然是相当高的,领先江苏一个身位。从综合素质上说上海出来的尖子生也是全面领先于其他地方的尖子生的(不要唯成绩论而轻视综合素质,上了大学你就知道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了)。但江苏的同学也不用羡慕,因为江苏的教育相对来说更加公平,至少机会相对均等,如果去了上海,面对题主所说“打了鸡血”的孩子,你的家庭又能给你多少支持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大中小学线上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大中小学线上教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