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创投企业落户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上海创投企业落户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18世界智能大会上,知名企业家为什么如此看好天津?
天津这座“海港城市”开始向“智港城市”快速转型。短短几年间,智能科技的“天津模式”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目前,紫光云全国总部、联想创投总部、浪潮集团北方总部纷纷落户津门,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在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智能科技型创新平台和企业都在向天津云集。
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大会为天津引进了投资200亿元的京东智慧物流科技生产基地、投资70亿元的浪潮集团北方总部、投资45亿元的苏宁智慧电商产业园等257个项目;在第二届大会上天津市又与华为、百度等9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意向投资1400亿元共同打造智能科技产业,并与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企业签署了23个协议,涉及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2018年天津工业增加值中,先进制造业比重达63.5%;全年智能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4.7%,工业利润增长11.1%。目前,天津已经形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十大智能产业集群,“智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50%。
天津正通过世界智能大会与智能科技业界紧密相连。站在智能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天津正迈着铿锵的步伐走向未来。相信天津一定会与各方精诚携手,以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智能经济,让智能科技产业建设顺势而为,让智能经济新动能乘势而上,让天津向一座现代化的“智港”城市燃情进发。
今年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已经于5月20日落下帷幕,这次的大会上天津重磅推出转动能、降成本、引人才三大新政,引来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一片叫好声。马云、刘强东、周鸿祎等知名企业家更是纷纷建言献策,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下这些知名企业家是如何看待天津的未来发展。
天津一路以来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城市逐渐整洁变得更加现代化,过去的天津是老工业基地,如今天津各级***、企业,都在这儿学习、不断思考,增强服务意识、争取引领未来,将国企为主的理念,转变成发展民营企业及各种创新型企业,这些东西都是很令人鼓舞的。
未来的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将是人才,天津发布的《“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便是抢占高端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京东来说,未来三年左右,京东总部3万名员工中将有2.5万名是研发人员,希望把一部分高端研发人员逐步迁移到天津来,让天津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智能化时代成为一个“领头羊”。
雄安崛起,首先是天津最受益,因为北京是迁出一半到雄安,北京是出,雄安房地产禁止买卖,所以天津具备所有完善条件,这次人才落户就是北京批准,可以辐射雄安,为特区服务。企业家自然看好天津,比深圳力度还大的雄安一定能带动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顺便提醒有识之士赶紧落后天津,名额满了就来不及了。
武汉专科可以落户了,是否会像西安那样落户井喷?
围绕人才落户优化,武汉将对专科人才及其配偶敞开大门。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毕业生、年龄不满45周岁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不限年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均可随迁落户;各类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在汉创业就业一定年限的,可申请落户。
对于“塔尖”人才,武汉将依托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在汉龙头企业等用人主体,靶向引进10名左右战略科技人才;通过单位举荐和人才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引进200名左右武汉市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产业领军人才,均将给予综合资助。
落户政策再度放宽
武汉持续优化人才落户政策。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满45周岁(此前为不满40周岁),博士、硕士不受年龄限制,均可凭毕业证办理落户,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随迁落户;技能人才、专技人才等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申请落户。
进一步促进人才安居。武汉将着力发展专业化人才公寓,年内筹集5万套(间),对留汉大学生租住提供补贴;加快建设共有产权房,年内推出1000套,依据人才对武汉的服务和贡献,最终将共有产权折算为完全产权。此外还将出台长租公寓、共有产权房开发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修订武汉市人才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及时向社会公布长租公寓、共有产权房新增房源,定期公布人才承租长租公寓、购买共有产权房情况。
筹集岗位20万个
优化建设人才队伍。对于200名左右武汉市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产业领军人才,武汉将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单位举荐和人才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引进。遴选500名优秀留汉大学生青年人才,对入选人才给予专项资助、储备培养、平台支撑、发展激励等支持;进一步提升大学毕业生留汉规模和质量,开展春、秋两季巡回校招,筹集20万个以上大学生就业岗位。同时,武汉市将联合10所左右重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生创业中心。
加大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扶持。武汉市将制定PE(股权投资)、VC(风险投资)等投资机构引进***及实施方案,适时对创投机构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创投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此外,武汉还将制定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成立人才发展基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创投企业落户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创投企业落户政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