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外省本科生落户上海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外省本科生落户上海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户口迁入上海的大学有什么好处?
如果孩子只是考上了上海的大学,那还是不要转户口了,转来转去麻烦。
因为,按照北上深三个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你大学毕业后,除非有在上海的单位招聘你,而且同意帮你落户,你才有可能留下来。
否则,大学毕业两年后,你户口还得转回原来的省份。
而一个大学毕业生,留在上海的可能性,那就是万中无一了。
所以,可以先读本科再说。如果以后本科毕业,留在上海打工了,可以考虑积分落户。
同时,如果本科毕业后,又硕博连读了,那留在上海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毕竟,这博士,国内还是稀缺的,上海,也缺。
上海留学生落户政策2022新政策?
政策如下。
1.世界排名前100院校毕业的留学生不看社保基数,前50名院校毕业学生来上海全职工作就可以申请落户;
2.毕业回国后2年内来上海工作并缴纳社保就可以申请留学生落户上海,如果之前在别的城市工作过也不影响;
3.留学生来上海创业,社保缴纳满6个月就可以申请留学生创业落户上海(此方案非常适合非高水平院校毕业需要缴纳1年1.5倍社保基数的同学);
4.因为疫情导致不能出国,在国内网课的留学生,只要出具学校官方说明不会影响落户。
在国外就读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拿到毕业证后要经过中留服认证。没有经过认证的境外学历,不能落户上海。
2022年上海市对留学生落户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优化。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新政策措施:
留学生毕业后可直接申请落户:符合条件的留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在上海申请落户,无需再返回户籍所在地。
留学生创业就业可申请落户:留学生在上海创业或就业的,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申请落户。
留学生创新创业可享受优惠政策:上海市对于留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场地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
留学生回国后可补缴社保:2022年引进人才落户上海,社保可补缴,开放至年底!但仅限补缴今年4月至11月期间的社保。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政策细则和申请条件可能会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公安局或出入境管理部门,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他们将能够为您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帮助。祝您顺利完成留学回国并顺利落户上海!
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上海?
上海这项人才落户政策,最大的影响,不是上海能吸引多少北大清华的本科毕业生,而是对社会产生的教育观、人才观影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取消学校的身份标签,淡化学历,只有这样才能缓解社会的教育焦虑,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成才选择,然而,各地的人才政策,仍强调学历,甚至更强调学历,这只会加剧社会的“名校情结”。
根据清华大学公布的2017年毕业生就业报告,2017年,清华大学毕业生2888人,深造2365人,就业475人,签三方协议的为147人,灵活就业328人,自主创业16人。根据这一数据,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清华本科毕业生并不多,到上海就业的就更少。那么,为何上海要出台针对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的政策呢?这其实是为了展现上海吸引高端人才的姿态。因为我国其他地方抢人才,也是提出学历标准,比如,天津的学历型人才落户政策为:全日制本科一般不超过40周岁,硕士一般不超过45周岁,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可直接落户。
以学历论人才的,说到底,是十分落后的人才观,严重阻碍我国社会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影响城市和社会的创新发展。众所周知,学历社会问题,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学都以学历为导向,在追求学历的过程中,基础教育严重应试化,高等教育则功利化,对此,社会已有共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对人才不求全责备,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然而,在具体用人时,还存在学历思维惯性。改革我国的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已经十分迫切。
一项政策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必须有前瞻性,国家的整体教育改革和人才评价改革,需要协调,一边是高考改革取消[_a***_]批次,以消除学校的等级身份,一边是以学校出身论人才,还把北清单独出来,改革的效应就被这样互相矛盾的政策抵消,为此,国家应该对各地突出学历身份的抢人政策进行清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省本科生落户上海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外省本科生落户上海政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